紅外油膜測厚儀是一種利用紅外技術測量金屬或其他材料表面油膜厚度的儀器,主要用于非接觸式測量,具有高精度、快速響應的特點。
紅外油膜測厚儀基于紅外濾光技術,通過檢測油膜及其基底材料對特定波長紅外光的吸收差異實現非接觸式測量。當紅外光源(如1550nm波長)穿透油膜時,油膜中的C-H鍵振動導致能量衰減,儀器通過光電探測器捕捉反射光強度變化,結合標定曲線計算厚度。
主要功能
非接觸測量:通過紅外濾光技術,無需直接接觸被測物體即可獲取油膜厚度數據。
高精度:實驗室標定后,可實現0.1μm級分辨率,適用于微米級油膜測量。
快速響應:測量速度通常小于1ms,適合現場實時監測。
儀器利用油類物質對特定波長紅外光的特征吸收特性實現厚度測量,核心邏輯可拆解為 “發射 - 吸收 - 檢測 - 計算” 四步:
紅外光發射:儀器內置的紅外光源(通常為近紅外或中紅外波段,如 3.4μm 附近,此波長是碳氫化合物 C-H 鍵的強吸收峰,油類分子普遍含大量 C-H 鍵,而金屬基底對該波長紅外光幾乎無吸收),向被測金屬表面發射穩定的紅外光。
選擇性吸收:當紅外光穿過金屬表面的油膜時,油膜中的 C-H 鍵會吸收部分特定波長的紅外光,吸收強度與油膜厚度呈線性正相關(遵循朗伯 - 比爾定律:吸光度 A=k?d,其中 k 為油類物質的吸收系數,d 為油膜厚度)。
信號檢測:金屬基底會反射未被油膜吸收的紅外光,儀器的光電探測器(如紅外光電二極管、CCD)接收反射后的紅外光信號,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
厚度計算:儀器內置的信號處理模塊,通過對比 “入射光強度” 與 “反射光強度” 的差異,計算出油膜的吸光度,再結合預先校準的油類吸收系數(不同油種需提前標定),后換算出油膜的實際厚度。